最新网址:www.xqishuta.net
秦铸币开始于秦献公、孝公时期,秦惠王‘初行钱‘开始铸造圆形方孔半两钱,秦始皇统一货币是秦币发展的鼎盛时期,秦二世‘复行钱‘使秦币衰落。
秦币在中国货币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,但学术界对它的产生、发展和衰落众说纷纭。近数十年,秦铸币大量出土和云梦秦简的面世,为研究秦币提供了宝贵资料。笔者根据这些资料,对秦币的历史谈些自己的意见。
一、秦献、孝公时期—秦铸币出现
秦国铸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?有人估计不会晚于秦献公七年‘初行为市‘之时,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。秦献公二年迁都栎阳,栎阳‘北郤戎翟,东通三晋,亦多大贾‘(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),在东西南北大商人必经的商道上。秦献公‘初行为市‘,就是在新都栎阳开始设立市场,设置市吏,管理市场贸易,征收市税。市税收的是货币,这就需要秦国有自己的铸币。秦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,农民纷纷弃农经商,影响农业自然经济的稳定。秦孝公用商鞅,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,其主要措施是加重征收商人的关卡过往税和市场营业税,这也收的是货币。商鞅认为‘食贱者钱重,食贱者则农贫,钱重者则商富‘。(《商君书·外内》)钱币掌握在商人手里,商人用来压低粮价使农夫贫穷,这显然是货币大量流通的反映。孝公十四年‘初为赋‘,就是开始向全国人民征收口赋,秦国的口赋也征收的货币。铸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,按秦献公、孝公时商品交换发展的程度,国家的许多税收项目要求以货币形态支付,如果没有本国的铸币是不可能的。
秦国的铸币是圜钱,其初期形态是圆形圆孔。按其重量可分一两型和半两型的两种。一两型的圆形圆孔钱,面孔稍大于背孔,无廓,背平素;面文有‘珠重一两·十二‘、‘珠重一两·十四‘,珠是圆或圜的意思,‘一两‘是面值,‘珠重一两‘,即这1枚圜钱重量是1两;‘十二‘、‘十四‘与纪重无关,可能是铸钱的钱范编号或发行年代;重量多是12克至14克,最重的15.62克,即秦1两或接近1两;钱文大篆体,古朴粗犷,笔划粗细不等,钱肉高低不平,多切凿痕迹,铸法原始,具有早期铸钱特征。丁福保《历代古钱图说》、《泉币》期刊等有著录,中国历史博物馆、天津历史博物馆、西安文管会等有藏品。其可肯定为秦币的理由:首先,此种钱币解放后在扶风、西安、凤翔都有发现,陈直《关中秦汉陶录》卷4著录有‘珠重一两·十四‘圜钱阴文残青石范一块,钱和范出土地皆属战国秦地;其次,此钱的两字笔划作‘睘‘,与其他秦币相同,而与赵币的两字绝异。
半两型的称‘半圜‘钱,亦圆形圆孔,无廓。吴镇烽记录的两枚,面有对称的‘半睘‘二字,字体大篆,铸法亦较原始,直径较小,重6.9克至7克,将近半两。郑家相看到的一枚‘半睘‘,言同一两型‘纪重圜金出土于陕省,亦属秦国所铸无疑‘。只标面值不标地名是秦币的特点。‘睘‘即圜之古文,半圜即币值相当半个圜钱,与一两型圜钱可能同时或稍后铸行,两者轻重相权,并行流通。可见秦币初期是大小二等制。
战国中期布币、刀币、蚁鼻钱都已风行关东各国,秦国铸币似乎稍晚。正因为晚,在币形上可以作最佳的选择。圜钱较其他形态的货币有突出优点:圆边无棱,不易磨损,中间有孔,便于贯穿,体积不大,利于流通。但这不是秦国的发明,周人早就使用圜钱。
《汉书·食货志》载:‘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‘。过去学者怀疑这条史料的真实性。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商墓出土3枚铜贝,证明商代后期已出现金属铸币,那么西周以圜钱作为官府铸币,当实有其事。据古币名家王献唐考察:‘东迁以前,周公城洛之后,当已行用环币。既迁之后,更挟旧制俱来。故洛阳豫西一带,时有环币出土。‘他又说:‘周毛公鼎,王为取赋三十爰;禽彝,王锡(赐)金百爰等皆指环货,以爰当之。商代虽造字,尚为玉环。入周以锡百爰证之,则为铜质。《尚书·吕刑》:其罚百锾,其罚六百锾,其罚千锾,锾字从金,义尤可见。‘爰即锾,亦即瑗,原为孔大边小的璧。由从玉变为从金,可见已成为金属货币,锾是当时圜钱的单位名称。春秋时周景王铸大钱,所铸铜币为平肩空首布,但在此之前早有轻(子)重(母)两种铜币同时流通,‘子母相权‘(《国语·周语下》)而行。这两种轻重不同的货币,都可能是圜钱。文献中所见的圜钱虽然还未出土,但不能说没有,正如西周有12王,至今一个王陵也没发现,不能说西周没有王陵。周景王之后,周王室控制的区域内空首布与圜钱并行流通。洛阳王城遗址南部的瞿家屯以东,发现战国时的粮仓,其62号粮窖出土铸币116枚,既有‘王‘、‘东周‘、‘安臧‘等空首布,也有圆形圆孔圜钱47枚,中有钱文‘安臧‘圜钱,当为赵币流入王城者,其他多为东周王畿所铸,窖内填土中含有春秋战国陶片,可见其空首布和圜钱也是春秋战国时在东周王城流通的货币。战国中晚期周王室分裂出西周和东周两个公国,各在其弹丸之地铸‘西周‘和‘东周‘两种圜钱。其圆形圆孔仍恪守祖制。
圜钱的取像有几种说法,我以为取像于玉石璧环理由充足。西周实行‘工商食官‘制度,工商业由官府经营,为奴隶主贵族服务。由于贵族喜用外来的装饰品,所以海贝、璧环等较早地充当商品一般等价物,进而成为铸币的取像。诚如王献唐所言:‘饰品之环,商已用为财货。由金文、《尚书》言之,周又改铸铜质,脱离饰品,专以交易。复由币文考之,环币于名饰品时,已早名环。铸为货币时,亦随名环。名同形同,先后一贯。‘对‘半圜‘钱的‘圜‘字,郭沫若云:‘余谓圜即玉环之初文,象衣之当胸处有环也。‘中国自古有崇玉的风尚,古代贵族妇女身上都佩带玉环,《礼记·经解》云:‘步行则有环佩之声。‘亦用作朝聘、祭祀、丧葬、嫁娶的礼品,是当时市场上价格昂贵的商品,具有成为一般等价物的条件,在实物货币阶段珠玉是‘上币‘。据《尔雅·释器》:在玉器中,边大孔小的称璧,孔大边小的称瑗,边孔相等的称环。璧、瑗、环形相近而可以活用。圜钱皆圆边而中心有孔,与璧、瑗、环的形状一致。
秦国的圆形圆孔圜钱采用了周圜钱的形式,仍旧保持了璧、瑗、环的形象:圜字作‘‘是金文的写法,秦国在商鞅变法以前仍用籀文大篆,王国维称之为‘西土文字‘,不同于以后形成的小篆。从钱形和钱文可以断定圆形圆孔在圆形方孔之前,是秦币的早期形态,献公、孝公时的铸币当是圆形圆孔钱。
二、秦惠王‘初行钱‘—秦币的定型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载:惠文王二年‘初行钱‘。秦惠王二年即周显王三十三年,公元前336年。这是货币史上一件大事,当时周天子去秦国‘贺行钱‘。司马迁还用互见法在《秦本纪》、《周本纪》、《六国年表》中对这件事作了记载,可谓不厌重复,浓墨重写。
秦惠王‘初行钱‘铸的钱是什么形状?彭信威《中国货币史》,肖清《中国古代货币史》,钱剑夫《秦汉货币史稿》,都认为铸的一两形的圆形圆孔钱。但是,几十年来出土的战国晚期秦钱都是圆形方孔钱,时间在‘初行钱‘之后,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前。这可以举出许多实例:
1.四川青川县郝家坪50号墓,与秦武王四年十二月隶书木牍同出的有7枚半两钱。均圆形方孔,字文凸起,半两二字对称,篆法古朴,铸工粗糙,轻重大小不一。按秦制半两为12铢,合今7.8克。据实测7枚中最重者9.8克,合14铢,超过半两;其余都不足半两,最轻的仅2.1克,合3.1铢,只有半两的1/4强。从减重钱多看,说明这种货币在秦国已铸行了一段时间。该墓木牍最晚的时间是武王四年十二月,估计下葬的时间在秦昭王元年。这是一个有确凿年代的墓葬,秦昭王元年上距秦惠文王二年仅30年,足证秦惠文王‘初行钱‘就铸的是圆形方孔半两钱。
2.凤翔高庄一号秦墓,出土半两钱15枚,钱文微隆起,最大者重6.75克。吴镇烽认为‘该墓的时代为战国晚期‘。
3.咸阳黄家沟战国晚期墓,出土半两钱4枚。
4.四川郫县红光公社一座战国晚期土坑墓,出土半两钱1枚,重7克。
5.四川巴县冬笋坝发掘的船棺葬和长方土坑墓中,出土半两钱百余枚。四川昭化县宝轮院发掘的船棺葬,亦出土半两钱多枚,均为秦惠王灭巴蜀之后的墓葬。
6.内蒙赤峰地区新窝铺发现战国货币2589枚,大多为燕币,其中一枚是秦国半两钱,个体较大,面文半两,背面素平。半两钱与燕国刀、布、环钱掺杂一起出土,说明半两钱还与燕国货币同时在燕地流通,这枚半两钱必铸于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前。
7.长安县韦曲乡首帕张堡发现一个釜内装古钱1000枚,其中997枚是半两钱,还有两锱钱1枚,齐币镒化钱2枚。陈尊祥先生已论证该釜为战国器物。齐国货币既与半两钱合为‘千钱‘入藏釜内,亦证明这些半两钱为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前所铸。
以上考古资料说明:把‘初行钱‘像《史记注译》那样,译为‘秦钱的开始铸造和发行‘是不确的,在此之前秦国早已铸行圆形圆孔钱。确切地说,‘初行钱‘应是秦惠王开始铸造和发行圆形方孔半两钱,这是改进了的圜钱。它是秦国的一次货币革新,是商鞅变法的继续。把‘初‘不加分析而一律理解为某种制度的‘最初‘、‘开始‘是不对的。如前350年,商鞅第二次颁布的变法令,措施之一是‘为田开阡陌‘。然而,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附录云:昭襄王‘立四年,初为田开阡陌‘。昭襄王四年即公元前303年,在此前47年商鞅已‘为田开阡陌‘,昭襄王何‘初‘之有?昭襄王统治期间有几次下令‘开阡陌‘,而即位四年是他第一次下令‘开阡陌‘,故标以‘初‘。同样,秦惠王‘初行钱‘也不是秦国开始铸钱,而是秦惠王在位时第一次铸钱。但不是寻常的第一次,其意义在于:
1.使秦国的铸币从此定型。摈弃了圆形圆孔钱,定型为圆形方孔半两钱,使秦币由试行阶段转变为正式全面铸行时期。秦币固定为这种币形,是经过长期实践作出的选择。有实用上的原因;方孔较圆孔用绳子或木条贯穿起来比较稳固,不易晃动,制作时便于外缘磨光,亦可进一步减轻磨损率;半两的体积适中,便于流通。也有观念上的原因:战国中期‘天圆地方‘之说广泛流行,如《诗子·说剑篇》云:‘上法圆天,以顺三光;下法方地,以顺四时。‘秦取此币形,很可能和这种观念有一定关系。秦币此后大小轻重虽时有变化,但圆形方孔再无变更。
2.确立了钱币由王室专铸的制度。秦自献公以来,逐步建立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,所以铸行的圆形圆孔钱已不同於东方诸侯的钱币,只标重,无地名,这表明秦国的币制一开始就是统一的,不许地方铸钱。‘初行钱‘时所铸圆形方孔钱,则更加明确,钱面只标面值,没有地名,说明王室专铸制度进一步确立。不许郡县擅自铸钱,也严禁私人铸钱,在云梦秦简中有严惩私铸钱的案例。
过去,不少学者认为圆形方孔半两钱是秦始皇统一货币时的发明,也是不对的。秦统一中国之前,从秦惠王二年即公元前336年算起,圆形方孔半两钱在秦国已铸行了115年。不过,战国时期秦半两钱主要在秦国境内流通,在东方六国流通的数量很少,因为币值不统一,换算困难。当时秦国对外使用的等价物主要是黄金和布,秦简《金布律》规定:‘其出入钱以当金、布,以律。‘意思是:钱如要带出国境,必须换成黄金或布,按法律规定的比价折算。可见黄金和布这两种货币是各国都通行的,也可见秦币分为黄金、布、半两钱三等的制度在战国晚期就已形成。
还有一种看法。王毓铨《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》认为,‘初行钱‘铸的是三孔布。《中国历代货币》图册,也认为三孔布是‘战国未期秦国的货币‘。这是不能成立的。三孔布的特征是圆首、圆肩、圆档、圆足,首及两足各有一个圆形穿孔。这是为了减轻磨损而对原来布币的改造。三孔布现在发现30余品,正面有铸造地名,背面铸有两或铢以标重。经裘锡圭、何琳仪、黄盛璋诸先生考证:这些钱面的地名大都在赵国东部,个别在赵国西北部,有些是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后属赵的,有些是赵从燕国、魏国手中夺来的,总之在战国晚期都属赵国。因此,他们肯定这些三孔布是战国晚期赵国东部地区铸行的货币,绝不是秦币。《中国历代货币》认为,三孔布大者背文‘一两‘,小者背文‘十二朱‘,它是最早的朱两货币。以朱两标明币值是秦钱的特征。其实,战国晚期以两、铢作为衡器单位的除秦国外,赵、魏、韩、楚、燕等国也偶尔用之,据考古发现的器物实测,与秦国一样,一两都折合15.6克。赵国的衡制既然有时也用‘两‘、‘铢‘,那就不可排除以两、铢为某种货币标重的可能。从文字上看,三孔布的
三、秦始皇统一货币—秦币的鼎盛
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消灭了六国,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****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国。为了消除诸侯割据留下的残迹,巩固国家的统一,秦始皇在统一文字、统一度量衡的同时,推行了统一货币的重大举措。统一货币,实际就是把秦国原有的货币推广到全国,废除六国诸侯的铸币。据《史记·平准书》记载:
及至秦,中一国之币为三等,黄金以溢名,为上币;铜钱识曰半两,重如其文,为下币。而珠玉、龟贝、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,不为币。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。
这段话除末句外,很可能是司马迁根据《秦记》中秦始皇统一货币的诏令摘要叙述的,但有一处令人费解。文中说:‘中一国之币为三等‘,可是后面只讲了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两等,似乎自相矛盾。前代学者多认为‘三等‘应为‘二等‘之误。《史记》中华书局校点本改‘三‘为‘二‘,似已承认此为定说。但是,据秦简《金布律》载,秦除黄金、铜钱之外,‘布‘也是一种货币。并规定:‘布袤八尺,福广二尺五寸。布恶,其广袤不如式者,不行。‘即布作货币用,一个单位必须长八尺,宽二尺五寸。如果尺寸或质量不符合标准,便不许流通。布与半两钱、金币之间有法定的比价:如‘钱十一当一布‘。刑徒如向官府领取衣服,就要按11的倍数缴钱,如隶臣、城旦等冬衣每人缴110钱,即10个布;夏衣每人缴55钱,即5个布;个子小的冬衣缴77钱,即7个布,夏衣缴44个钱。舂米的女刑徒冬衣每人缴55钱,夏衣每人缴44钱;个子小的冬衣缴44钱,夏衣缴33钱。按11的倍数计算,刑徒领取衣服可以缴布,也可以缴钱,这说明布当货币普遍存在。统一货币时规定:‘珠玉、龟贝、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,不为币‘,可见在废除的实物货币中不包括布。秦法规定布和半两钱都是法定货币,在市场上的流通受法律保护,对这两种不许任意选择。由此可见,秦币确为三等,即黄金、布、半两钱。布在金饼、半两钱之间,如果称黄金为‘上币‘,半两钱为‘下币‘,布当然可称为‘中币‘。把货币分为三等由来已久,《管子·地数篇》云:‘先王各用其重,珠玉为上币,黄金为中币,刀布为下币。‘《平准书》载:有司言古者‘金有三等,黄金为上,白金(银)为中,赤金为下‘。秦把货币分为三等,既与实际相符,也与习惯不悖。《平准书》可能在流传中有脱简或传抄中漏抄‘中币‘。
布属于实物货币,其存在与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关。战国时期商品经济虽有长足发展,但发展程度毕竟有限,因而在秦币体系中不得不仍保留实物货币—布。
‘黄金以溢名‘。溢通镒,古代重量单位,裴骃《史记集解》引孟康曰:‘二十两为镒。‘镒又是容量单位,11/24升为1镒。《仪礼·既夕礼》郑玄对‘一溢米‘注:‘二十两为镒。为米一升二十四分升之一。‘孙诒让《墨子闲诂》:‘镒,二十四两也‘。疑为对‘一又二十四分之一升为一溢‘的误解。镒为战国秦汉时期称黄金常用的重量单位,并不像有人说只是东方六国的衡制单位,秦在战国时期就常用镒称黄金。如: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‘秦王大悦,乃遣车十乘,黄金百镒,以迎孟尝君。‘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昔者,秦攻齐令曰:‘有能得齐王头者,封万户侯,赐金千镒。‘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‘秦王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。‘
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和黄金生产的发展,至迟到战国中期,黄金已经成为货币,特别是楚国钤有‘郢爰‘和‘陈爰‘的金版,流通颇为广泛。秦国统治者早就使用黄金,春秋时秦景公墓中出土不少黄金饰件,但直到商鞅变法时还没有自己的黄金货币。《商君书·去强篇》云:‘金一两生于竟内,粟十二石死于竟外。粟十二石生于竟内,金一两死于竟外。‘秦国用12石粟的高价换外国的一两黄金。秦国铸造金币大约始于昭王时代建立南郡之后,秦始皇统一货币时继之。
近几十年,在陕西曾发现秦铸金饼15块。1929年兴平县念流寨村民在西门外土壕发现金饼7块,为一堆泥土包裹。其中6块当时已向银行兑换,仅留一块,于1963年7月由陕西省博物馆征集收藏。这一金饼直径5.1厘米,圆形薄身,阴刻一‘寅‘字,背面边高中低。刻有‘□两半‘,‘两半‘二字为秦小篆。出土地念流寨是秦废丘古城遗址,从出土地层及其附近发现的古城房屋、板筑土墙的遗迹,陶井圈、空心砖、云纹瓦当等看,铸造时间当在战国晚期至秦代。
1963年临潼县武家屯管庄东村农民李海峰等在村东南掘土时,发现铜釜一个,内装金饼8块。形制为直径6厘米,圆形薄身,色泽金黄。纯金程度为99%,净重250克,合秦制1斤。其‘S‘是己字,和‘寅‘字一样,属纪干支,仍为编号。管庄东村在秦栎阳故城遗址范围之内。其中四个金饼现在陈列于临潼县博物馆。按金饼的形制、质地、重量及书体与念流寨出土的金饼相同,亦当为战国晚期至秦代所铸,有可能是秦始皇时铸造的。但至今没有发现以镒(20两)为单位的金饼,都没有超过1斤。可能因镒的面值太大,统一后的重赏较轻,不必铸像战国时用重金离间诸侯、收买权臣、培植奸细那样的大额金饼。
黄金作为‘上币‘,表示其为贵金属,用作大数目的支付。对立大功的常用黄金作重赏。秦简《法律答问》中列举的案例就有:按法律如果告发1个杀人犯,‘当购二两‘,即奖赏黄金2两;如果捕获1个判‘完城旦‘的逃亡刑徒,‘当购二两‘,亦即奖赏黄金2两;如果捕获夫、妻、子5人因盗判‘城旦‘的逃犯,每捕1人奖赏2两,共可奖黄金10两;如果捕获因盗判‘城旦‘的逃犯8人,每捕1人奖赏2两,共奖黄金16两,即1斤。
黄金与半两钱的比价没有明确记载,但可推测出大概。如前所述,商鞅时代1两黄金的价值等于12石粟,秦简《秦律十八种》规定:1石粟值30钱,1两黄金可折360枚半两钱。吴镇烽据《管子·轻重甲》的资料推测:齐200釜等于秦200石,值黄金2金,则100石值1金,1金即1镒,1镒20两,20两黄金可买粟100石,2两买粟10石,1两买5石,可折半两钱150枚。由此可见,大约1两黄金的比价是150枚至360枚半两钱。
秦的金饼不同于珠玉龟贝银锡等器饰宝藏,已经是货币,担负着价值尺度、支付手段、贮藏手段等职能。由于黄金价格昂贵,币值很高,在使用时要求称量的准确度极高。秦简《效律》规定:‘黄金衡累不正,半铢以上,赀各一盾‘。所谓‘黄金衡累‘就是称黄金用的天平砝码,其1斤误差如果超过半铢,就要罚主管官吏盾一件,而一般衡器的误差超过三铢才罚一件盾。但金饼是货币的原始形式,只能切割使用,没有明确的面值,需要经过天平称量确定其价值,属于称量货币而不是铸币。然而,它的出现在货币史上是有意义的,从此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贵金属与铜币并行的货币格局。
当时成熟的货币是铜铸币,即圆形方孔半两钱,在那时的交换经济中是最常用的一种货币。这种‘铜钱识曰半两,重如其文‘,即币面价值与所含金属价值一致。这不是一句空话,秦始皇当时力图这样做。他在平六国后,控制了全国的铜资源,又有收缴六国货币等废铜,为了提高统一货币威信,为了把货币稳定在一个健全的基础上,为了使盗铸者无利可图,有条件和有必要使其所铸半两钱尽可能规范化、标准化。上海博物馆藏咸阳亭半两铜权,可能就是秦都咸阳铸钱作坊检验半两钱专用的砝码。这是作为加强铸币监督,防止擅自减重的措施之一。
关于秦代半两钱的重量,唐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引《古今注》云:‘秦钱半两,径一寸二分,重十二铢。‘据关汉亨推算,秦标准尺合今制0.231米,钱径一寸二分相当于2.8厘米,不够标准半两钱的钱径,属于中型半两钱。秦始皇统一货币时铸的标准半两钱,根据目前出土资料可概括出以下特征:(1)钱重半两,即12铢,合今7.8克,一般在8克左右,钱径在3厘米以上;(2)钱文属秦小篆,字形宽博,笔划方折规范;(3)制作较精整,周边流铜已经修磨。汉初统治者一再说‘秦钱重难用‘,就指的这种标准半两钱。这种钱销一枚可以改铸轻钱数枚,所以被后来的官方和盗铸者大量销毁,留存下来的很少。我们只能沙里淘金,拣选数例:
在咸阳秦宫遗址西南的长陵车站,出土窖藏半两钱460余枚。其中3.5厘米的大型半两钱330枚,钱重均在8克左右,完全符合标准半两钱的特征。
山西河津县东辛封村出土一罐半两钱,现存650枚。其中3枚半两钱,制作颇精整,钱径3.4厘米以上,‘半‘字肩部宽阔曲折,竖笔甚长,称为‘长肩半两‘,与咸阳长陵车站出土的‘长肩半两‘相类。
四川茂汶县秦末墓,出土有大、中、小各式半两钱,其中一枚大型半两直径3.56厘米,枚重8.3克,制作较整齐,与长陵车站出土的大型半两钱相类。
陕西岐山县京当乡礼村出土一陶罐半两钱,约计2560余枚。各钱大小轻重不一,其中有钱径3~3.5厘米,枚重8克左右,与标准半两重量一致。
岐山县博物馆藏铜质半两钱范两件。钱范呈铲状,范体长方形。范面铸钱模6枚,分二竖行排列,每行3枚,钱径3.2厘米。钱文‘半两‘阴文,笔划尽取方折。主浇道位于上端,每个钱模之间有支槽相通,属于‘分流直铸式‘钱范。其地为秦美阳县,可能是秦始皇时委托其县铸钱的钱范。
六国的货币都被收缴化铜。如在秦咸阳宫遗址西南的长陵车站附近,发现一窖铜料块和破碎铜器,其中有战国时期各国货币15种。计有‘安邑二釿‘、‘梁充釿当捋‘、‘梁正尚金当骡‘、‘殊布当圻‘、平首方肩方足小布、‘齐法化‘刀、郾刀、尖首刀、古刀、蚁鼻钱等140枚。虽有半两钱三枚,但质地轻薄,显系回收废币。这些货币与其他铜料混杂一起,放在一个陶釜内外,当是准备回炉化铜之物。该遗址属秦代。
秦统一货币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。在统一战争中,每占领一地,同时就把秦国的货币推广到占领区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运用中央集权的力量,重申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制钱,推行到全国各地,实现了中国古代铜铸币形状钱文的第一次统一。当时做得很认真,从出土的实物看,秦半两钱分布的地区,西至河西走廊,东到山东、江苏,北达内蒙古,南抵广州市,东北见于辽东半岛,西南伸进大渡河上游。这说明半两钱的流通已遍及全国,边远地区概莫能外。
秦始皇统一货币与统一文字、统一度量衡一样,有重大历史意义。由于币制的统一,克服了以往因诸侯割据造成的货币杂乱,大大便利了全国各地的商品交换和经济往来,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赋税征收,促进了经济上统一局面的发展,这是巩固全国政治统一的重要条件;这一盛举开创了中国货币史的******,废除了那些带有原始形态的刀币、布币、蚁鼻钱等诸侯杂币,选择了最先进的货币形式,使中国货币进入规范化、标准化的轨道。由于这种圆形方孔钱容易贯穿,携带方便,磨损率低,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王朝铜币的主要形式。
四、秦二世‘复行钱‘—秦币的衰落
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:‘(始皇)三十七年十月,帝之会稽、琅邪,还至沙丘崩。子胡亥立,为二世皇帝。杀蒙恬,道九原入。复行钱。‘
过去不少学者认为‘复行钱‘是秦始皇所为,根据就是这件事写在始皇帝名下。其实,《史记》年表中系事的体例是按事件发生先后排列的,‘复行钱‘显然是秦始皇死后二三个月的事,为秦二世所行。秦用颛顼历,以十月为岁首。据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三十七年十月始皇出游,十一月过云梦,后上会稽,北至琅邪;大约六月至平原津而病,七月崩于沙丘平台;赵高主谋篡改遗诏,立胡亥为二世皇帝,遣使杀蒙恬;大约八月从九原经直道至咸阳;九月,葬始皇于郦山;‘复行钱‘只能是秦二世在葬始皇时或稍后下的诏令。
对‘复行钱‘的理解也有分歧。有人认为就是国家开始掌握铸币权,但从秦惠王‘初行钱‘始,国家掌握铸币权已百余年,何须二世为之!倘二世才想到掌握铸币权,当时秦王朝已危机四伏,大厦将倾,即使真有这样的法令也行不通。那就等于说,秦统治者始终没有掌握铸币权,这难道符合事实吗?还有一种看法,陈直《史记新证》:‘此云二世复行钱,中间必脱有废行钱的记载。‘日人泷川资言《史记会注考证》亦云:‘行钱之初自惠文,以来中间不闻废钱,何云复行。‘我以为‘复行钱‘的意思非常明确,就是国家重申发行货币的法令,此法令不须在‘废行钱‘之后颁布。事实是自惠文王铸行半两钱以来,轻重大小虽时有变化,但由国家铸行从未中断,那能有‘废行钱‘或‘废钱‘的法令。吾友郭志坤认为‘复行钱并非照搬原来的钱版,而是重新改铸新钱‘。此说有据。当时二世要以空前的盛况埋葬秦始皇,以巩固其继承人的地位。但由于秦始皇晚年连续大肆兴作,积蓄消耗殆尽,国库空虚,财政困难,要对付极端铺张的丧事钱不够用。如果按以前‘重如其文‘的钱范铸钱,铜料不足,钱重难铸,只得另造钱范,变换版式,改铸轻钱,实际是用通货贬值的办法,搜刮民财。当时的通货贬值就是铸造不足值的半两钱,以代替足值的半两钱,钱文面值不变而金属含量大减,作为官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。这种轻钱百姓不接受,流通有困难,故要重申行钱法令,说明这种减重钱也是国家所铸,与以前的半两钱币值一样,都受国家法律保护,不许百姓拒绝使用。
秦二世‘复行钱‘以后的半两钱,体积明显较前轻小。如从始皇陵T2出土的半两钱,直径2.7厘米,重4.1克,合秦制6铢稍强。始皇陵北鱼池村遗址出土的半两钱,直径在2.6至2.8厘米之间,重量在2.2至3.8克之间,合秦制3.3至5.7铢。这些钱例较秦统一不久铸的标准钱,均减轻一半左右,但钱型较整齐,钱文小篆,字形稍长,当属官钱,可能是二世所铸。
与此基本相合的钱范也有发现。临潼县油王村秦代芷阳遗址手工业作坊区,出土一件铜质半两钱范,主浇道两侧排列半两钱模14枚,钱径2.7厘米。在秦始皇陵东2.5公里处,发现秦铸钱作坊遗址,有两件铜质半两钱范:一件内有半两钱模12枚,钱径2.8厘米;一件内有半两钱模14枚,钱径2.6厘米。钱径均比以前标准钱范显著变小,而与始皇陵T2和鱼池遗址出土的半两钱大小相近。说明此钱范属于秦代晚期遗物,有可能是秦二世‘复行钱‘后的钱范。
秦二世即位刚一年就爆发了秦末农民大起义,天下大乱,私铸蜂起。于是制作粗劣,穿孔较大,钱径不到2厘米,重不足2克的小半两,亦称‘秦榆荚钱‘也出现于市场。可见一国之货币可以反映国力之盛衰。‘复行钱‘是秦王朝行将倾覆时采取的应急措施,敲响了‘半两钱‘走向衰落的丧钟。秦末货币的严重减重变质,与秦王朝的衰亡是同步的。
现在我们再解释《平准书》记载秦币的末句:‘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‘。这是司马迁对秦币轻重大小不一的混乱现象作的概括。‘重如其文‘是秦始皇统一货币时作过的努力,但没有坚持多久。由于铜原料时有不足,中央铸和委托地方铸的差别,铜范、石范、泥范的不同,铸钱工人技术水平的高低,各个时期官方财政状况的差异,防不胜防的盗铸等等,铜币在多次铸造过程中不断减重是不可避免的流弊。战国末年秦国为支持连年不断的战争,就曾采取通货贬损的办法,使官铸半两钱一再减重,造成市场上货币流通不畅,百姓以及官吏都不愿接受轻钱。因此秦律规定:‘钱善不善,杂实之‘;‘百姓市用钱,美恶杂之,勿敢异。‘把钱的质量好坏混在一起强令流通,在交易中百姓不准拒用。秦二世‘复行钱‘是又一次力图使减重钱合法化,致使流通过程中的半两钱大小轻重差异很大。如广衍故城一座秦代墓出土半两钱10枚,只有2枚够半两,即12铢,6枚都在5克左右,约8铢,最轻的1枚只有2.7克,合3铢多。四川茂汶县秦末墓,出土有1枚重8.3克的大型半两钱,但还有不少重不足2克的榆荚钱。同一墓中的陪葬半两钱,轻重相差4倍多。由此可见其‘轻重无常‘。
最新网址:www.xqishut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