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xqishuta.net
为了让他们更加了解宗教是什么,陈景恪决定从头讲一讲宗教的起源和发展。
“宗教具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已经不可考,据推测很有可能在部落诞生之前,就已经存在了。”
“当时的人不了解大自然,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风雨雷电、日月星转。”
“就以为是有伟大的存在,也就是神灵,在操纵这一切。”
“出于敬畏和祈求风调雨顺,就诞生了最原始的自然崇拜……”
朱元璋眉头一挑,一个困扰他许久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。
陈景恪为什么不畏惧神灵?
这特酿的是压根就不承认有神灵存在啊。
不过还好,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无神论者,其中很多还是知名的大学问家。
所以朱元璋也并没有觉得,他的这种想法有什么离经叛道的地方。
不信就不信呗,又不影响什么。
事实上,他还真想错了。
陈景恪以前或许是无神论者,穿越后想法就变了。
连穿越都能发生,有神灵也不奇怪。
从此,他对神灵的看法就有所改变了。
更偏向儒家,怪力乱神敬而远之。
你存不存在,对我来说无所谓,我敬而远之就行了。
老子言: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。
如果真的有神,也是为了维护天地运转的,哪有心情去关心一个人的喜怒哀乐?
在祂眼里,人和蚂蚁是没区别的。
人类的祈求,对神来说压根就无所谓,又怎么会给予响应。
既然神灵至高至伟至公,不会因为我的信仰有所改变,那我为何还要信仰,为何还要恐惧?
“最早时期,人类施行的应该是政教合一体制……当然,这只是推测。”
“有些文明一直保持政教合一,传承至今。”
“有些文明则在发展过程中,实现了政教分离,也就是世俗化的王权,华夏文明就是如此。”
见他们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,陈景恪就知道,他们并不知道政教分离意味着什么。
就强调道:“政教分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。”
“可以说,直接决定了一个文明未来的走向。”
朱元璋三人都露出不解的表情?有什么不一样吗?
陈景恪想了想,说道:“宗教将一切伟力都归于神灵,一切荣耀归于神灵,一切的成绩也归于神灵……”
“神灵就是一切。”
“按照宗教思想,神农尝百草,那是神灵让他去做的,功劳是神灵的,和神农无关。”
“人类应该感谢的是神灵,而不是神农。”
“祭祀祖先,也是对神灵的不忠诚。”
“大多数宗教,都反对祭祀祖先。”
“基教明文规定,祭祀祖先就是对神灵的不忠是异教徒,要被处死。”
“死后也要下地狱,永世受苦。”
“伊教虽然没有强迫不许怀念祖先,却也反对厚葬,不建议祭祀祖先。”
“就连佛教,最初也不赞同祭祀祖先。”
“后来传入中原,为了传教不得不修改了教义。”
朱元璋勃然大怒:“竟然不许祭祀祖先,简直就是邪教行径,此等宗教决不允许踏入我大明半步。”
朱标和朱雄英都深以为然,别的都好说,不许祭祀祖先绝不能容忍。
陈景恪心下暗暗开心,要的就是这个效果。
对于一個崇尚祖先崇拜的文明来说,不许祭祀祖先简直无法忍受。
百姓可以不在乎国家,不在乎族群,不在乎文明,却不能不在乎祖宗。
至少对于现在的华夏文明来说是这样的。
“一个文明一旦被宗教思想禁锢,就会变成死水一般,无法再发展出灿烂的文化。”
“所以我们要庆幸,华夏文明早早的就实现了政教分离。”
“我们的祖先拥有自由的思想,去探索世界解释世界,才有了现在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。”
这时,朱雄英突然说了一句:“现在的儒家,和宗教又有何区别?”
朱元璋心头一震,像,实在太像了。
朱标毕竟是接受过正统儒家教育的,虽然他不是唯儒家论,却也不想看到别人诋毁儒家。
“莫要胡言乱语,儒家思想乃世俗化思想,怎么能说它是宗教呢。”
陈景恪也有些惊讶,朱雄英这小子可以啊,竟然能认识到这一点。
“殿下,我倒是认为太孙说的没错。”
“从宋朝开始,真正实现了独尊儒术之后,儒家和宗教还有区别吗?”
“尤其是理学出现之后,三纲五常、种种条规,比宗教的清规戒律还要森严。”
“孔夫子的话成了真理,任何人但凡质疑,都会被打上异类的标签。”
“所有的新思想,都要从儒家经典中来。”
“没有儒家经典做备注的思想,就是大逆不道,就是不尊圣人言。”
“虽然不会被处死,却也再无容身之地。”
“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,华夏的学术界恐怕也会变成一潭死水。”
“这也是为何我要分裂儒家,要给其它学派提供复兴的机会……”
见他都支持朱雄英的话,朱标终于不说话了。
朱元璋深吸口气,庆幸的道:“咱曾经想将程朱理学定为儒学真意,要求天下读书人学习。”
“还好,还好,还好遇到了景恪你,否则险些酿成大祸啊。”
陈景恪心道,上辈子你就是这么做的。
至于后果,不说也罢。
这话当然不能说出来,所以谦虚了几句之后,就再次将话题拉回了最初:
“我们的祖先具体是什么时候实现政教分离的,已经不可考。”
“不过根据神话传说,颛顼大帝绝地天通,从此人神分离,神再也无法干涉人间。”
“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,很可能是从他开始,华夏完成了政教分离。”
“世俗王权压倒了宗教,这极大的限制了宗教的发展,促进了世俗人文思想发展。”
“但当时的世俗思想还不够完善,依然需要借助宗教力量来建立社会秩序。”
“所以,宗教依然有着极大的影响力,甚至能干涉王权。”
“这一点从夏商时期频繁的人祭就可以看出一二。”
“世俗王权彻底压倒宗教神权,应该是周朝建立之后。”
“经过几千年的发展,世俗思想终于在周朝完成了升华。”
“一个完整的、系统的世俗化思想体系,正式形成。”
“宗教彻底被赶出了历史舞台……”
“所以周朝之后,华夏虽然还有零星的神灵崇拜,却再也没有系统的宗教组织。”
前世网庙十哲之一的商纣王,被网友誉为人类最后一任人皇。
还说他因为反对祭祀神灵,遭到了诸侯王的反对。
然而现实是,出土的文献资料显示,商朝频繁的举行大规模的祭祀神灵活动。
而且还是人祭。
动不动就用几千人祭祀神灵。
也就是说,商朝的最高统治者商王,才是最喜欢祭祀神灵的。
商纣王的具体作为已经不可考,但现在为他平反还为时过早。
至少现在的文献资料,还不足以为他平反。
那一个个祭祀坑,反而在佐证他或许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无辜。
“正因为世俗彻底压倒了宗教,才有了百家争鸣。”
“在那个时期,思想界百花齐放,可谓是最辉煌的巅峰时期。”
“也正是在那个时期,宗教几乎被挤压的失去了生存空间。”
“虽然当时的人依然相信神灵存在,相信巫蛊之术。”
“却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宗教,更没有统一的宗教思想和清规戒律。”
“直到佛教东传以及道教的出现,才填补了这个空白。”
朱元璋三人回想周朝和秦汉时期,貌似确实是这种情况。
除了一些自称见过神灵的方士,一些跳大神的巫师,貌似真没有什么宗教。
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信奉的神灵,但很多神灵其实就是祖先或者当地大贤化成的。
大家祭祀他们,更多的是一种缅怀,远算不上是宗教。
朝廷确实会祭祀昊天,却并没有围绕昊天形成宗教体系。
直到佛教和道教的出现,华夏才再次出现了成系统的宗教。
朱标点点头,问道:“为何佛教和道教没有被世俗思想摧毁,反而大兴了?”
陈景恪解释道:“世俗思想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解读,宗教思想又何尝不是呢?”
“所以,我们不能理所当然的认为,宗教思想就一定是落后的是错误的,世俗就是先进的正确的。”
比如前世主流国家采用的一夫一妻制,就是基督思想规定的。
我们在认同一夫一妻制的时候,却全面否认基督思想,是不是有点吃完饭就砸锅的嫌疑?
“只是现阶段,世俗化思想更加自由,更加多元化,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文明。”
“所以,我们的祖先选择了世俗化。”
“我们做个假设,当有一天神灵真的出现了,或者宗教思想在先进程度上超过了世俗思想。”
“那么形式就会逆转过来,宗教将压倒世俗。”
“所以,宗教确实有种种缺点,但我们不能因此,就全面否定它的积极作用。”
这话有点绕,又有点反常理。
朱元璋三人花了好一会儿功夫,才理解其中的内涵。
但依然觉得不可思议。
陈景恪停顿了一会儿,等他们想明白了,才继续说道:
“世俗思想在不停的进步和完善,宗教思想也一样。”
“最初只是出于对天象的敬畏,产生的自然崇拜。”
“后来就围绕这种崇拜,演变出了宗教思想。”
“祭祀仪式、清规戒律等等,都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形成的。”
“政教合一的国家,宗教甚至演变出了一整套的思想和统治体系。”
“最关键的是,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类对宗教的需求正在改变。”
“为了适应人类新的需求,宗教的本质也发生了改变。”
“而这种改变,也是佛道能够昌盛的根本原因。”
朱标好奇的道:“哦,如何变的?现在宗教的本质是什么?”
陈景恪回道:“前面我们说过,最初的宗教是人类对自然伟力的敬畏所产生的。”
“当时宗教的本质,其实就是人类对未知力量的崇拜。”
“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类对宗教就开始产生了新的需求。”
“这种需求各有不同,有的是祈求平安,有的求财,有的求子……”
“所有的需求,最终都指向了一个目标,希望。”
“人类信仰宗教,就是想获得一个希望。”
朱标喃喃的道:“希望吗?在痛苦、绝望之下,神灵、来生,确实能为人提供最后一丝慰藉。”
陈景恪恭维道:“殿下英明,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苦楚。”
“最无奈的是,大多数人的苦楚终生无法解决。”
“这个时候就需要某样东西,能给他们一个希望。”
“不论这个希望是欺骗还是麻痹,都比一直生活在绝望中要好。”
“面对人类新的需求,宗教的本质也产生了变化。”
“从原始对力量的崇拜,变成了为人类提供精神寄托和终极关怀。”
残酷绝望的真实,美好的虚假憧憬。
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,每一个选择都没有错。
只要不影响到别人,我们没必要站在自己的立场,去对别人的选择横加指责。
相反,如果我们自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,对别人的选择肆意批判,那才是真正的狭隘。
朱标渐渐明白了他的意思,赞叹道:“原来如此……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。”
“佛道顺应了新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,所以才没有被世俗思想所瓦解。”
朱元璋终于听懂了,不过没有插话,而是在一旁暗暗点头。
陈景恪继续说道:“不止于此,个人需要宗教,国家也一样需要宗教。”
“对个人来说,他们想要通过宗教消灭苦恼不安,获得希望与安心。”
“对于国家和朝廷来说,需要宗教来匡正世道人心,确立伦理道德。”
“还有些国家,需要宗教来麻痹人心,削弱百姓的反抗精神,维护自己的统治。”
“天竺的身毒教就是如此。”
“当然了,华夏文明是特殊的,匡正世道人心,确立伦理道德的任务,由世俗化的儒家来完成了。”
“所以朝廷对宗教就没有什么需求和依赖,这也是为何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数次灭佛行动的原因。”
“在别的文明体系里,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。”
(本章完)
最新网址:www.xqishut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