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xqishuta.net
大学士的表现不尽人意,让萧奕对新学的实施,对官员们的思想引导和改革等的措施,也有一些深感失望。
太子殿下的小课堂开了也有一段时间了,结果却没能有太大的见效。
好在,监察御史这边的表现还行。
房宣这人确实有着治世之能。
监察御史提到了东南之地存在的好几个问题。
其一,是整个东南都广泛存在的杀婴恶俗。
这一点的原因有几个,最大的原因自然是生了没法儿养,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彻底的避孕措施,也没什么娱乐活动,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,这秋天之后,天就黑的早,也没什么事情可做。
夫妻之间敦伦也是常有之事,不可能兴趣来了,还要憋着吧?
这么一来,自然就会怀上。
可是普通家庭,其实一家已经是好几个娃了,都是有口吃的,能养活下去就养活下去,但是也养不了太多啊。
其次,自然也有重男轻女的问题存在,因为这些年的征战,汉子都参军了,劳动力严重不足,所以男婴也就非常珍贵,养到十岁左右,就能成为一个劳动力,减轻一家的负担。
其二,是江河湖泊旁的淫祀泛滥,各地还有一些邪教,专门蛊惑人心,做一些偷鸡摸狗,甚至是杀人放火的事情。
其三,是豪商与地主、寺观与地主的普遍一体化。
其四,是火葬、水葬习俗在乡野普遍存在。
其五,从士大夫到民间普遍性对朝廷一些国策强烈不满,对几位尚书、朝中大臣们的执政也很不满。
其六,有很大部分乡野百姓抛荒入城。
其七,偷税漏税屡禁不止。
这些就是监察御史通过明察暗访得到的结论,其中,也有好几个都是很早很早就存在的问题,也早就禀报了的。
一连三日,萧奕就留在行宫中,既不去出席什么宴会,也不去游山玩水,只是不停地研究报告,并对相关近臣进行召唤、问询、讨论。
而三日之后,萧奕终于将那些表面上的东西给抹去,将问题归根结底式地纳入了东南赋税这个核心问题周边。
表面上看,这是东南之地的七个大问题,实际上,这样的问题,也不仅仅是东南这边存在,陇右道、河东道、安西都护府、安北都护府、河北道等等,大乾的疆域之内,这样的问题,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的。
一个国家,一个处在隋唐之间,和前世历史上的那个唐朝很是相近的一个王朝,存在的问题可能也不仅仅是这七个大问题。
比如,从最大的方向看,大乾依然是一个封建王朝。
封建王朝自然就有了封建王朝最大的问题,那就是封建。
其次,这还是一个施行着奴隶制的王朝。
卖身契是被官方所承认的契约。
萧奕到现在,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真要是对这个制度下手,那就是自寻死路,自己挖坑给自己跳了。
时代的发展本就存在着局限性,也存在着时效性。
他不能拿着经过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的洗刷之后,形成的一些制度,强加在这个时代。
那完全就是牛头不对马嘴。
只会造成更大的矛盾。
他是监国太子,是威望如日中天,是权倾天下。
这不错。
但是也不能代表着,他能和天下人为敌。
故此,三日自后,看完报告的萧奕将这些报告彻底抛下,重新在自己的总结笔记上列举了几个词汇。
第一条:国法大于家法。
第二条:两税法。
第三条:一条鞭法。
第四条:摊丁入亩。
第五条:青苗法。
第六条:永不加赋。
这第一条的意思也就很简单,就是字面意思,一定要加强法治建设,加强依法治国,并且也一定要促进国法大于家法,任何的私人家法,也要遵循于国法。
不能杀了奴仆,那就是奴仆该死。
奴仆也是一条人命。
卖身契不是卖命契约。
只有这样,法度才算是真正的提高到一个公平、公正、公道的水平线上。
第二个就是两税法,这个是唐朝时期施行的税法,也算是一个仁政。
而如今的大乾其实也和唐朝时期差不多,发展也到了一个鼎盛时期。
有着贞元盛世,到现在,其实有一点儿像是唐高宗了。
大乾的地域面积也和那时候一样,安西都护府、安北都护府、安东都护府等,然后就是管制制度,民生生计等等。
不过嘛。
也有不一样的地方。
首先自然是执政者的不一样。
大乾的掌权者是萧奕,是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个穿越客。
就只是这一点的不一样,也就能产生更大的不一样,比如海商的发展。
仅仅是这一点带来的变化,就是无可比拟了。
两税法,不是说要收两种税,而是说,朝廷以前收税是没有规划,也没有一个时效性,今天下乡收一次,明天还要下乡收一次。
然后呢,老百姓今天杀一只鸡,明天是不是要杀一只鸭,以此来招待一下收税的官差们?
谁敢在这时候招待不周?
那岂不是直接给自己找不痛快,给自己找麻烦?
而两税法,就是一年只有两次收税的时间,年初春耕之时收一次,年末秋收之后收一次。
官差们也就一年两次下乡收税,并且还是在促进春耕和监察秋收之后。
老百姓们也就能一次性把好几个官署的下乡官差们给招待了。
所以说,两税法是一个仁政。
一条鞭法,自然就是一条鞭法,却又是经过了改良、删减之后的一条鞭法。
‘一条鞭法’为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,由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,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推广到全国。
新法规定:把各州县的田赋、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,合并征收银两,按亩折算缴纳。
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,方便征收税款。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,进而增加财政收入。
这是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,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。
但是一条鞭法最后为何会失败?
看看这其中的具体做法:清丈土地,扩大征收面,使税赋相对均平;统一赋役,限制苛扰,使税赋趋于稳定;计亩征银,官收官解,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。
看起来,确实很好,然而,上有政策、下有对策,收税的官员们可以另外增加赋税,让老百姓苦不堪言。
其次,朝廷收的是白银,而老百姓手中只有粮食,就只能是向粮商兑换,粮商为了赚钱,自然把银价抬高,把粮价降低,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,可能全部都要拿去兑换,这就是不给老百姓一个活路。
这些问题也就导致明明是一个仁政,最后变成了一个失败的改革。
然而,一条鞭法乃是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,萧奕想要施行摊丁入亩,就必须要用一条鞭法来相辅相成。
至于到时候出现问题,那他就解决问题。
明朝时期,对于官员的监察力度,随着朱棣之后,自然也就形同虚设。
这就导致再好的政策,落实不到地方的原因。
那大乾呢?
要如何保证百年之后,下下一位帝王,就能是明君,是仁君?
若是叫门天子,又该如何?
然,自古以来,中国就是这个问题……底层农民承担着一切,却无人正眼看他们一下。
而如今的大乾想要中兴,那就必须变法,必须把大框架立起来,再去填充。
不去做。
历史的长河依然还是那个长河。
做了。
也就有机会让历史的长河从此拐个弯儿。
就这样。
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,太子萧奕旋即在此处正式下旨,于明日中秋佳节开启座谈会,一连五日,监国太子、尚书、监察御史、锦衣卫将会现场办公,若有议成,即刻当场发诏,以成政令。
此外,除有品秩有待遇的在位、告老还乡的官吏,学生士人外,无论僧俗,无论商工百姓,无论两淮、两浙、两江、岭南所属,但有言欲进者,不计文书口述,皆可登御前一言。
太子诏令传出,东南终于重新沸腾,各处士民奔走而告。
等到了这么长时间。
其实连一个月也没有。
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说,那简直是就是度天如年啊!
每天都是辗转反侧,彻夜难眠。
每天都是数着时刻过日子,就等着中秋佳节的到来,等着这一场座谈会的到来。
很多人甚至是准备了通稿之后,天天就悄悄地躲起来背诵,还改了又改。
总想着,自己能够凭借这一篇文赋,这一篇通稿,大谈国事、上达天听。
这种座谈会,这种听取民意之法,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。
太子殿下又一次开创了先河。
就算是那些一直对太子萧奕推行新学而不满的老腐儒,也不得不感慨,当今监国太子的圣明、胸怀。
什么叫做广纳谏言、听取民意?
这才叫做广纳谏言、听取民意!
最新网址:www.xqishuta.net